監管不力致重新入市 問題奶粉銷毀曾因技術擱淺
文章原載:佛山水池防腐環氧地坪漆價格 文章出處:http://www.cmsjava.cn/ 文章版權:如需轉載本文,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,謝謝!
連日來,問題乳制品重現市場的消息再次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。上海熊貓煉乳、陜西金橋乳粉、山東“綠賽爾”純牛奶……接連爆出的乳品3聚氰胺超標案令人震驚――這些被查處的乳制品,無1例外地使用了二零零八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做原料。 新的問題乳制品是如何被發現的?被封存的問題奶粉為何會卷土重來?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采訪。 “清0”奶粉不為0 二月三日,陜西省公安部門公布了渭南1起乳制品3聚氰胺超標案件,早在二零零八年被要求排查、清0的一零噸問題奶粉再次流入市場,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。 二零零九年一二月,陜西金橋乳業公司同樣出現1起問題乳制品案。當時,金橋乳業的石家莊用戶在原料進貨時,向金橋乳業索要產品的出廠檢驗報告未果,遂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驗,結果發現了3聚氰胺超標。 當地質監部門對金橋乳業3聚氰胺超標的問題奶粉予以封存。然而,這些產品并未被銷毀,企業后將這些奶粉通過倒換包裝、套用批次方法予以銷售。 與早爆出的上海熊貓乳品案類似,這些毒奶粉案件的污染源,都是3鹿奶粉事件發生后,乳制品行業對問題奶粉統1進行清查的“清0”奶粉。 目前,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已派出八個督查組,分赴一六個省份徹查這1事件。 技術難度使銷毀擱淺 二零零八年,3鹿奶粉事件發生。今年一月,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通報,3聚氰胺乳制品死灰復燃。 事實上,早在二零零八年一零月,衛生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農業部、工商總局、質檢總局的有關負責人對發現3聚氰胺超標的乳制品如何處置曾明確表態: 凡不符合3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的產品,不得出廠、銷售,并按要求銷毀和無害化處理。已上市的產品,生產企業進行自檢,超過限量值的,企業要主動發布信息,并采取召回、下架、退市并按規定退貨和退款等措施,確保產品安全。 從二零零八年九月底開始,石家莊市就組織市內發電、熱電和水泥生產企業進行環保銷毀實驗。但據知情人透露,對問題奶粉的處理嘗試后大多以失敗告終: 用作燃料對鍋爐損傷太大,后清理鍋爐的費用還不如燒煤,作為水泥配料又發現生產的水泥不合標準,大批量填埋擔心被別有用心的人挖出來……總之1些本該銷毀的問題奶粉竟在技術層面被擱淺。 德衡律師集團(北京)事務所律師張興寬曾代理問題奶粉患兒索賠案。他說,他曾經去過3鹿公司,看到收回來的問題奶粉堆積成山,這些奶粉如何處理、有無銷毀等,不得而知。“沒有人監督企業走完銷毀和處理的后1步。” 地方政府監管靠“拖” 根據公開資料,僅當年3鹿集團尚未出庫的嬰幼兒奶粉就達到二零零零余噸,當時對這批問題奶粉的處理也只提到4個字:全部封存。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,企業應當將食品召回和處理的情況向監管部門報告,事實上仍有相當1部分企業未執行這1規定。 據1位監管人員透露,當時3鹿奶粉事件有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處置,但在問題奶粉的處理這1環節并沒有明確責任。當時各部門都在忙,農業管奶站、質檢管生產、工商管流通,除了特殊時期的監管任務,還要建章立制,地方政府也是焦頭爛額。1方面是暫時沒有好的辦法來處理,另1方面也是分了輕重緩急,但事情1拖就這樣拖下來了。 陜西省質監局食品安全處處長宋藝光認為,乳制品行業的管理辦法是分段監管,養牛戶、奶站、經營戶、生產企業、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分別由農業、質監、工商等部門管理,這次發生的毒奶粉事件是流通環節“清0”不徹底造成的。 小企業成監管盲區 西安市乳業協會秘書長王偉民說,這么多的3聚氰胺奶粉再次流向市場是1些缺乏誠信的企業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銷毀,目前1些小型企業容易成為監管“盲區”。它們通常把奶粉價格作為“風向標”,在價格低迷時停產,價格上漲后又開工生產,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甚至不惜鋌而走險,這是造成奶粉質量安全的重大隱患。據新華社電